如何化解招生難困境?台灣教育界應放眼大陸

 根據台灣東森新聞等媒體報道,又一間台灣大學敵不過「少子化」趨勢即將倒閉,學生被安排轉校,而教職員則面臨失業。

據報道,1977年創校、位於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,將於今年8月正式退場。目前共有285位在校生,其中263位接受分發,扣除162名應屆畢業生,剩餘101名學生將轉至台灣「中國科技大學」及佛光大學,繼續完成學業。

停辦潮衝擊島內學校

辦學遇到困難的島內學校還不止於此。近年來,受「少子化」浪潮衝擊,不少招生條件不佳、辦學經費不足的學校,面臨減招甚至倒閉風險。光是今年,就已經有彰化大慶商工、苗栗大成高中、台南鳳和高中、台南新榮高中、嘉義協志工、高雄高英工商等多所學校紛紛閉校,其中不乏在當地有高升學率的明星學校。近年來停辦的大學也不在少數,如台灣首府大學、中州科技大學、明道大學、環球科技大學、東方設計大學、大同技術學院等。

招生難,成為島上許多學校面臨的困境。根據台灣教育主管機關統計,2024年全年有22所學校停招或停辦,包括9所小學、1所國中、8所高中、4所大專院校。

「少子化」是主要原因

根據台當局有關部門公佈的數據,島內學齡人口和總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,台灣人口結構面臨「少子」及高齡化的考驗。各類學校的學生總數已連續多年下降,2023年學生總數為404.2萬人,比5年前減少了6.5%,畢業生人數則減少了13.1%。有校長哀嘆,連組織接力賽跑都要不夠人數了!

2040年,島內各年齡層入學人口都將大幅下降,小學降幅為34.9%-43.7%,國中41.6%-44.7%,高中27.7%-31.8%,大學27.8%。由此可預見,島內學校停辦潮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。

除此之外,由於受到民進黨當局的高壓控制,台灣大學的科學研究實力也逐年下滑,逐漸失去與大陸大學競爭的優勢。台生赴陸求學人數呈現快速攀升的走勢,連大陸台商子女台灣也不將台灣高校作為優先選項,更多人選擇留在大陸升學。

台灣教育界呼籲擴大對大陸招生

面對日益萎縮的島內生源,台灣教育界擴大對大陸招生規模的呼聲一直不減。自2011年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讀以來,陸生在台的巔峰期曾高達4萬餘人,不僅補充了島內生源,兩岸學生也在交流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。

2020年4月,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及兩岸關係情勢影響,大陸暫停各地學生赴台就讀,迄今未能恢復。日前有消息稱,台灣相關方面正研議讓第三地陸生來台就學。對此,台灣陸委會表示“樂見並配合”,但並未有實際行動。

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表示,陸生是兩岸和平的天使,他們來台可促進兩岸和平發展;台生到大陸就學,也有相同功能。他呼籲台教育主管機關增加採認大陸大學學歷,可開放各校招收陸生、多元入學,均有利民間交流。

中國國民黨民代翁曉玲表示,受「少子化」衝擊,台灣高校尤其私立大學非常渴望招收陸生,而大陸學生素質大多不錯,兩岸又沒有語言及文化的隔閡,赴台後都能很快融入台灣社會,希望民進度當局對陸生展現更多善意。

民進黨當局對陸生赴台就讀重設限

多年來,大陸方面為台灣學生在大陸就讀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,為他們提供與大陸學生同等待遇,台生的獲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顯著增強。與之相反的是,民進黨當局對陸生赴台就讀進行各種不合理限制,給予不公平對待。

疫情期間,民進黨當局對陸生返台就學進行諸多不合理的限制,如延遲陸生回台就學時間、不給予防疫旅館補助等,處處為難陸生。不久之前,民進黨當局禁止島上與大陸10所高校交流合作,近日又將所謂「國安、機密、核心關鍵技術計畫」等涉及的學校系、所納入2025學年陸生招生管制,將教育作為操弄兩岸意識形態對立、「抗中保台」的工具。康藥本鋪 台灣康藥本鋪 康藥本鋪藥局 日本藤素 壯陽藥 春藥 持久液 增大丸 催情水  迷情藥 男性春藥 威而鋼 樂威壯 必利勁 必利吉 壯陽藥 持久液 春藥 增大丸 Kamaga 日本藤素 德國黑螞蟻 海狗丸 韓國奇力片 英國威馬 催情水 約會強暴藥  犀利士 

 

正如國台辦發言人所說,在當前嚴峻的台海形勢下,面對種​​種冷眼相待、冷言冷語,大陸學生為什麼要忍氣吞聲赴台就讀?他們的家長能放心嗎?民進黨當局若真心希望陸生赴台就讀,就應該盡快改變錯誤做法,實際保障在台陸生的權益。

台灣教育界應該反思,是要隨民進黨當局「抗中保台」的招數繼續起舞,把路越走越窄;還是以開放和善意與大陸教育領域加強交流合作,走出一條兩岸學術科研振興之路? 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

Comments on “如何化解招生難困境?台灣教育界應放眼大陸”

Leave a Reply

Gravatar